以下这则新闻让扬州小玖窝窝宠物店的苏姐心情不太美妙。
令苏姐心情不美妙的关键词:第一是事件发生在上海;第二是“星期宠”。
她觉得“星期宠”话题如果放在十几年前,不足为奇,但随着行业发展,从业者素质不断提高,再加上养宠人意识增强,“星期宠”这三个字虽然无法彻底消亡,但发生在宠业相对发达的一线城市上海,还是让人咋舌,也是值得思考的。
首先,是不是一线城市的宠物市场就一定能做到规范?是不是小城市就一定不如大城市?
其次,关于“星期宠”话题,为何时不时就成为一个新闻事件?是卖家良心缺失,还是买家贪小所致?
苏姐认为,任何涉及专业的买卖,还是要术业有专攻,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,挣自己该挣的钱,不管挣什么钱,都要把宠物健康放在第一位!如果让消费者有了“被套路”“被坑了”的体验感,往小了说,毁的是自己生意的长期性;往大了说,毁的是消费者对宠物行业整体的印象。
如今社会的急躁风气容易让人们感到焦虑,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比产生隔阂要难得多。所以,苏姐希望每一位从业者能够经常问一下自己:做宠物这行的初心什么?说因为喜欢、理想、情怀,可能很务虚;说为了生存,为了赚钱,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才是真实想法,这当然是选择某种职业或者生意的本质需求,但因为你选择的是宠物行业,是和生命有关的事情,是否能够心安理得地赚每一分钱?需要我们每一位都可以做到扪心自问,我们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。
宠物行业是个需要沉淀的行业,不仅仅是一次生意,服务好每一个爱宠,做好每一个宠主的科学养宠教育,正确引导才能持久。
苏姐也很理解新闻事件难免会存在两面性,老话说:一个巴掌拍不响,“星期狗”现象的存在,和某些消费者贪便宜、养宠常识匮乏密切相关,如果只是因为一时冲动想买一只猫或者狗玩玩,并没有考虑清楚,没有做好前期功课,那么,你买宠物这件事就好比赌博了。
遇到良心卖家,会给你一只健康的宠物,为它一生负责,也可以获得持续的“生意”。
遇到只想做一笔头买卖的,“星期宠”就成为利用信息不对称赚快钱的最佳“产品”。
加入【百城万店】项目,
赋能先锋会聆听你的思考,
把你的经验和建议告诉更多的同行。